BIM需求的層級有哪些,能帶來哪些效益?

發布時間 : 2022-02-16 10:29:05 瀏覽量 : 659

過去十幾年中,建筑產業中的專家們與軟件廠商經過不斷的努力,逐漸的朝向BIM的方向前進,并從中提升了生產力。BIM所能達成的目標依用戶對于BIM的需求可劃分為幾個不同的層級,由最基本的需求開始,那么,BIM需求的層級有哪些?能帶來哪些效益?

1.輸入/使用/分析資料(Enter/access/analyzeinformation):在建物的整個生命周期中,將會有許多不同專業的工作者在不同的階段需要輸入或變更建物資料,他們需要合適、有效率、簡單易學的工具,幫助他們得到適當且精確的信息,使他們能夠做出正確的決定。

2.分享信息(Shareinformation):設計師需要將他們手中的信息分享給其他人,例如后續工程或營運管理團隊。同時,這些共享的信息必須能夠由不同的系統,或是由前一個項目匯入。

3.同步分享信息(Synchronizesharedinformation):設計師必須確認他們分享及接收的資料,都是已經由團隊中成員適當的更新或檢視,同時所有圖檔的編輯歷程都能被完整的紀錄,隨時能夠查詢誰在何時對于圖檔做了哪些編輯。

4.為工作提供最佳的參考資料(Workincontext):設計師必須在工作時得到最佳的參考資料,使其得以做出正確的決定,提高其生產力。例如空調技師在使用『空調設計軟件』進行工作時,必須同時能夠檢視建物的結構模型及信息,作為其輔助設計的背景資料。

5.在安全的環境中進行完全的合作(Asecureenvironmentforfullcollaboration):所有的設計師必須確保他們的想法能夠被完整的傳達給其他工作伙伴,但此同時,其知識產權(IntellectualProperty)也必須能被完全的保護。這兩個項目在數位整合的工作流程中是缺一不可的。

無庸置疑的,BIM具有更多的優點,因為BIM能將的建筑師、結構技師、營造廠、及建物的管理/營運團隊更有效的整合,進而產生下列的效益:

1.由模型中粹取更多的信息(在基本的圖形資料上附加更多信息)將能提高生產力及設計質量。

2.自動產生并整理文件資料將可大幅減少錯誤與遺漏。

3.在設計時能夠「跨領域/專業」的提供相關信息(Design-in-contextacrossdisciplines),并以自動化的方式遵循項目繪圖準則,以大幅增加設計的精確度。

4.前所未有的作業方式:以最新的分析工具減少重復的設計工作。

5.設計歷程(DesignHistory)記錄將能減少爭議與訴訟。

6.隨時提供正確的信息,將有助于做出正確的決定、減少等待/追蹤資料(waiting/back-tracking)所浪費的時間。

7.提升使用者知識產權(IP)的保障將有助于信息的自由流通。

8.由原始建筑模型增加更多信息,產生營運模型及設施圖,將能提升建物經營管理的效率。

由于BIM需要將大量的資料建立于模型的中,因此對于資料的管理便亦發重要。由技術的觀點而言,邁向BIM的成功關鍵就取決于其資料結構。一個BIM系統若是想要正確且穩定的運作,就必須要能處理并分享大量的、混合的、復雜的資料,這些資料還必須應付建物的整個生命周期所需,包括設計、檢閱、到最后滿足數百種不同使用的需求。

這些資料不但常常必須被不同的單位使用,并且是用許多不同的方法來執行,其復雜度不亞于銀行或是航空公司系統,這正是BIM最大的挑戰。而IFC模型信息標準的發展正是朝BIM的觀念逐步發展努力當中。

推薦課程

公開課直播

更多 >

  • 2021年一級消防工程師《消防安全技術實務》模考大賽解題
    胡云

    2021年一級消防工程師《消防安全技術實務》模考大賽解題

    799人已關注
    立即預約
  • 2021年中級安全工程師《安全生產管理》模考大賽解題直播
    陳浩

    2021年中級安全工程師《安全生產管理》模考大賽解題直播

    311人已關注
    立即預約
  • 2021年一級造價工程師《技術與計量土建》模考大賽
    吳新華

    2021年一級造價工程師《技術與計量土建》模考大賽

    303人已關注
    立即預約